资   讯   中   心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凯发网站

来源: | 作者:thinks | 发布时间: 2023-10-12 | 48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之前写过这个问题,只是当时对于宏materials-> create spatially varying material from analytical formula没有细讲。

 

 faq022: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

 

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宏生成的材料3d结果很奇怪,这期我们来看一下。

 

模型我们用个60x60x60mm的方块,中心在原点,自带的demo天线在旁边,纯粹为了能够跑起来,因为2d材料结果图需要仿真起来才能看到。

    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测试情况1:

基本就用默认的范围,函数简化一下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将模型赋予材料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默认网格不够密,并且采样能够使介电为零,所以求解器运行会报错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测试情况2:

同样的函数,我们用z方向偶数个采样,这样就不包括z=0,所以函数值就不为零了。
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这个函数3z^2是z在-5到5中定义的,所以我们可以预期最大的介电常数应该是75, 位置是z=5或-5的平面,对吧?还可以预计,这两个平面之间的介电大小是随着z的大小变化的;还有x和y,-10~10以外是没有介电定义的。

 

仿真结束后,查看材料的介电分布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问题来了,分布图变化趋势和预计的完全不同,最大值也不是75,这是为什么呢?这就是本期要回答的问题。

 

答案就是和网格有关。目前的网格是这样的,z方向上一个网格4mm还多,比我们的材料z方向采样距离10/9mm大太多了,所以分辨不出来。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如果我们对其进行本地网格加密,使每个方向的网格都是1mm,这样网格尺寸基本等于材料的采样尺寸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这样就可以清晰的见到两个z方向的介电变化材料了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我们可以用后处理将z轴的材料值提取出来检查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可见确实是二次函数的曲线,到z=5是最大值,然后降到1。由于材料是插值的,所以介电分布有个渐变,也就是说,我们不会在z=5看到红色直接变成蓝色。当然这个渐变我们的函数的确没有定义,但不算错。想要减少六面体网格的边缘场误差,加密网格就可以了。


 

 

测试情况3:

下面我们将typical material data value (for meshing)从默认的1改成50,其他的不变,看看效果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 

我们将本地加密网格去掉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可见该材料信息显示介电是50:  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 仿真结束,在定义范围之外的区域,介电常数就是86左右了:

 

 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我们确实是在宏中定义了在一定的xyz范围内,介电与z坐标相关的函数3*z^2,但是该材料用于比定义xyz范围大的结构,所以范围之外的介电是什么值呢?就是这个typical material data value默认为1我们改成50的值。

 

如果这时我们查看网格,就会发现默认的全局网格划分的很密,不需要手动本地加密了。这是因为全局网格设置中有一项根据材料属性加密网格,所以介电=50的材料就自动加密了,正好也方便我们查看该材料的介电分布。  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最后我们来解释,介电分布的具体值为什么和函数中预计的不一样。原因就是,之前我们看介电分布场和后处理提取y轴的场,用的都是绝对值abs: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绝对值abs是sqrt(x^2 y^2 z^2),其中xyz是介电的三个方向分量,每个分量的定义式都是我们在宏里面写的空间变化函数3*($z^2)。

 

情况2中,我们预计z=5时,3*z^2 = 75,而介电分布显示最大值在z=4.95,abs值为109-111左右。

 

换成x分量或y分量就可见到最大值是75左右了:
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后处理分别提取xyz分量,sqrt(73.7^2 73.7^2 32.2^2)=109 没错。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情况3中,我们也是预计z=5时,3*z^2 = 75,而介电分布显示最大值在z=5.7,abs值为92.5左右;我们改了介电默认值为50,但图中显示非定义的材料范围默认介电是86左右。

 

换成x分量或y分量就可见到默认介电为50了,sqrt(50^2 50^2 50^2)=86.6 是对的。

 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后处理单端提取xyz分量: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abs最大值sqrt(50^2 50^2 59.6^2)= 92.6也是对的。

 

那为什么两个情况中的z分量都不是75呢?最大值怎么不是准确地在z=5呢?为什么xyz分量不完全一样呢?

 

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是和网格、材料采样、后处理采样这些有关,如果想看就继续提高精度吧!比如我就可以得到这样的:


cst如何实现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设置 --- 2 

 

小结:

1)空间分布变化的材料可通过宏和自定义函数实现,随网格而定义。若结构大过该材料定义范围,范围之外将用宏中的typical默认值。

2) 观察空间材料分布场需要t求解器跑起来之后,注意观察的是abs值还是张量(xyz分量);注意网格和采样的精确度,材料函数在所有采样点需大于零。

3)f求解器不支持该材料。

4)时域六面体网格观察场分布时(电磁场,功率场,材料分布等等),边缘处往往因为插值过渡而貌似不准确,尤其是场值骤变的边缘。其实只是采样的误差,加密网格可大幅减少该误差,不影响结果精确度,比如场积分结果,截图写paper等等。

 

(内容、图片来源:cst仿真专家之路公众号,侵删)

 

凯发网站的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未注明作者、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,如出现凯发网站的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凯发网站处理。我们对页面中展示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内容信息对您产生影响,请及时联系凯发网站修改或删除。

 主 营 产 品
cst
abaqus
powerflow
xflow
simpack
catia
最 新 内 容
热 门 文 章
知 识 科 普
方 案 解 析
  • 汽车交通
  • 风能电源
  • 船舶机械
  • 生物医疗
  • 土木建筑
  • 新能源
  • 高科技
"))
网站地图